最討厭想標題了,每次都詞窮
乾脆以後這系列的文章都叫做○○○ in Japan好了~
好,廢話不多說,開始進入這系列的第一篇~台灣pizza蔥油餅~XD
在網路上找了一下食譜,幾乎都是用中筋麵粉下去做
但我在附近的兩大間超市都找不到,問店員時他還用疑惑的眼神看著我
於是只好用高筋低筋各半下去混,不過吃起來也沒有很大的差異就是囉~
食材(以下為12張份量)
低筋高筋麵粉各三杯
一把蔥(日本的長ネギ太粗味道也不太像,所以我買わけぎ,漢字是分葱,跟台灣的蔥一樣)
沙拉油(豬油應該會更香)
熱呼呼的滾水兩杯、冷水一杯
麵粉: 熱水:冷水=3:1:0.5
因為是體積比所以只要拿同樣的容器量就可以了,杯子飯碗等等都行
首先先把低筋高筋麵粉混在一起~(這裡很忙沒照相,請自行想像XD)
接著再把熱水緩緩倒入~很燙很燙~請不要用手攪拌,拿個筷子或桿麵棍
熱水倒完後先把麵粉拌均勻,但你會發現有些麵粉還吃不到水
所以這時候再把冷水慢慢倒入,邊倒入邊用力攪拌
記得冷水別一次倒完,看麵糰狀態調整
如果還沒倒完麵粉都已經吃到水的話就不用再倒了
我的麵糰狀態是還沒倒完就已經都吃到水了,所以沒倒完~
倒完冷水麵糰溫度降下來後就可以用您的玉手攪拌了
這時麵糰會有點黏,但不打緊兒~(最近被中國學生傳染口音XD)
耐心把它拌勻就可以了
拌完後可以用保鮮膜把麵糰包起來,讓它醒一下~
我個人是放30分鐘~
抱歉以上都沒圖片,因為很忙而且手上都是麵粉無法拍照~
以下開始有圖囉~
醒麵的30分鐘你可以上個網看個電視也可以順便切個蔥XD
蔥花大小可以自行決定,但建議不要太長,不然之後包的時候他會一直穿出麵糰
我大概都切1公分以下~目測就好,別太認真拿尺量
至於蔥要不要灑鹽,都可以~
但要灑鹽的話等要包進麵糰前再灑就好,不然他會出水
我動作很慢而且廚房又很克難,所以選擇不灑鹽~反正直接灑在麵糰上也一樣
接下來就把麵糰分成等量大小,我的平底鍋頗小,所以就分成12份~
喜歡吃大一點的也可以都不要分,只要你找得到夠大的鍋子就好了
若覺得麵糰很黏很難分的話,可以在腳底手上抹油
接著把看起來最有福相的麵糰拿起來
趕它走 桿它
沒有桿麵棍就拿保鮮膜棍也可以啦XD我還拿我的保溫水瓶桿勒
只是為了衛生上面最好用保鮮膜蓋住再桿~
別太厚也別太薄,不然蔥等等會跑出來和你打招呼
接著塗上一層油,再灑上一些鹽巴
因為我蔥花沒灑鹽所以就灑比較多,大概一小匙,成品味道剛好
灑太少的話麵糰就沒什麼味道,不過沾醬油膏的話也OK~
接下來就在麵糰中間那條大道上灑上蔥花~(又沒圖片,請大家發揮想像力)
自己做可以放很多蔥花,只要最後包起來時不要一直漏出來就好
想吃芝麻的也可以灑一點白芝麻
灑完蔥花後把它左右兩側捲起來,就會變成長條狀囉~
然後用刀子在長條狀上平行劃個兩三刀,等等要捲的時候比較好捲
接下來就開始螺旋捲,這裡難以說明,可以看影片(不會早點放喔你)
捲完螺旋捲後就把長條捲成圓糰~每個折和每個圓都是蔥油餅的層次
越多口感就越有層次~
大家可以看到我的蔥放得很貪心都亂跑,但不用緊張
因為等等把他硬壓進去餅裡面就好
接下來從正上方把麵糰壓下去~桿成圓形
因為當時我已經累了, 就直接用手壓XD 所以形狀頗醜
麵糰桿好後就可以熱鍋囉~開中小火倒入一點油
至於油的份量只能說,怕油就不要吃蔥油餅XD
但要是怕太油的人可以先倒一點,不夠再調整
要是真的很討厭油的人......... 就不要吃XDDDDD
鍋熱之後下鍋煎,煎到變金黃色後就可以翻面囉
看起來好好吃阿~而且好多蔥,好香~
完成囉~麵皮QQ的很好吃~蔥的味道也好香
加個蛋更好吃~當早餐或是中餐點心都很好~
要是有醬油膏就更好了QQ
想吃好一點的話還可以放起司~
我才吃完一個就超飽的~ 剩下的就當點心吃
昨天韓國姐姐來我房間玩,看到蔥油餅就說他想吃看看
雖然冷掉了但她說好好吃喔~蔥的味道很香麵皮也QQ的
說韓國的煎餅有一種也是放蔥的,跟那個有點像
然後問我這叫什麼,我說蔥油餅
她說那日文呢?
我:要怎麼翻比較好...台湾のチヂミ?!XD(チヂミ是韓國煎餅)
她:可是不太一樣,這是麵糰做的~チヂミ是麵糊
我:對耶~那就...台灣PIZZA好了XDDDDD
最後來算一下費用
麵粉:50円
蔥:198円
油水瓦斯費:大方點就算100円吧
12張348円~一張才29円啊~真便宜
加蛋加起司後70円!比台灣買還便宜XD
大家閒閒沒事可以來做做看~好玩好吃又便宜~